学术活动

新加坡两位博士访问强磁场中心

来源: 时间:2015-09-16 作者:黄肖敏

应强磁场科学中心的邀请,新加坡高性能计算研究所吴刚博士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杨晓萍博士于9月10-11日访问了强磁场科学中心,并分别做了题为“密度梯度修正的嵌入原子势”和“低维度表面和介面系统的密度泛函理论模拟”的学术报告。

吴刚博士的报告从背景与动机、EAM (Embedded Atom Methord)势的失效、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梯度修正模型、密度修正的Voter-chen势以及密度梯度修正的嵌入原子(GCEAM, Density Gradient Corrected Embedded Atom Method)与其它模拟方法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对密度梯度修正的嵌入原子势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和阐述。杨晓萍博士的报告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 LaNiO3/ABO3镍酸盐异质结构中的轨道工程; 2) AgIIF2 单层四方格点相关的超晶格结构中发生的类似铜酸盐材料的电子性质。杨博士的理论计算表明,Ni基超导体是可能实现的,因为它具备了引起铜酸盐超导的最主要的物理性质,这一发现为镍酸盐材料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她又从研究动机、结构模型和计算方法、GGA计算的电子性质、GGA+U磁态性质和GGA最大局域化瓦尼尔函数等方面对AgIIF2 单层四方格点相关的超晶格结构中的类似铜酸盐材料的电子性质的研究进行了深入的解释和分析,该研究结果得出全氟化和半氟化KAgF 3相关的超晶格的确有潜力成为一个新的Ag II高温超导家族二维AFM材料先驱的结论。

两个报告吸引了几十位来自强磁场科学中心以及固体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前来聆听,并在报告后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理论物理学者和试验物理学者之间进行了有的放矢、针对性强的问答互动,这种交流促使思想智慧直接产生碰撞,激发了新的火花。

吴刚博士于2005年获得南京大学理论凝聚态物理/计算物理的博士学位,之后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作研究,接着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做博士后,2009年至今任职于新加坡高性能计算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是热电材料的理论研究以及设计、低维度材料中的热传导现象以及热流控制等,已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了26篇学术文章,包括Nanoscale, Phys. Rev. Lett., Phys. Rev. B and Appl. Phys. Lett. 等,发表文章的总引用次数是382, h-因子是9。

杨晓萍博士在南京大学获得理论凝聚态物理/计算物理的博士学位,之后加入德国马克思-普朗克固体所Ole Krogh Andersen 教授的研究组,目前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担任研究员,从事功能材料物理性质的数值模拟。她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已经发表了31篇学术文章,包括Nature Materials,Scientific Reports, ACS Nano, Phys. Rev. Lett., Phys. Rev. B and Appl. Phys. Lett. 等,发表文章的总引用次数是717, h-因子是14.

杨晓萍

吴刚

附件下载: